我真是沒想到兩部過往默默無名的歐美動畫竟然會在2015年7月1日同一天歡慶全台首播的第十周年,然後一個是英國動畫、另一部是俄羅斯動畫,然後在這十年當中我們會來說一些感想
在從台視主頻道剛開台的時候開始,甚至是到第四台付費頻道推出或公視主頻道開台之後的這數十年之間,很少有兩個或三個不同系列的歐美或日本動畫作品都在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時段全台首播,而現在距離今天最近且能記得的就是《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這兩部歐美動畫。雖然《瑪莎與熊》是俄羅斯動畫、《阿奇幼幼園》則是英國動畫,但這兩部歐美動畫都在2015年7月1日下午五點整以及六點整同日全台首播,然後《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在後來疫情爆發當下的2020年代都有引進東森幼幼台頻道播出過,能同時在網路串流平台開始加入與傳統電視頻道競爭之際,還能夠在同一天引進兩部歐美動畫播出,算是當時2015年暑假剛開始的公共電視主頻道其中一個創舉了。
然後,在《阿奇幼幼園》的部分我當初也有看過第一集內容,雖然中間因為疫情以及komica那邊發生一場被兒童色情廣告給摧毀(應該說不是被直接摧毀,而是在2022年當時komica上面的管理員失職沒去電子信箱收信、不知道當時主機商對於兒色廣告的零容忍政策以及錯過限期14天備份資料的機會,所以就整個自毀了)的關係,所以雖然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當時剛推出的母片,可是我幾乎忘了第一集的內容是在演甚麼。雖然畫風是「採用極簡風格。物件均只有純色填充,沒有明顯的外輪廓或漸層」這樣,然後我看了後續的第二季或第三季內容幾次之後感覺不會跟兩津勘吉還是花媽那樣相當厭惡,而且美學不會有太大的疲勞現象,不過這對於郭含善(Hansen Kao)先生眼中,這技術能吸收與學習多少?
而《瑪莎與熊》的部分為俄羅斯的動畫公司ANIMACCORD在2009年所製作的,目前到第四季左右,然後台灣播映版本從第三季動畫開始改用國際英語版本播出,並將車站的標牌上面寫的「莫斯科—北京」的俄語字樣改成「莫斯科—阿拉斯加」的英語字樣。然後背景就是用迪士尼或皮克斯工作室的製作技術來製作俄羅斯平凡小鄉村與火車站,還有俄羅斯本土車廠製作的經典救護車車款,除卻穿越過去的當下棕熊家中的實驗器材為蘇聯時代風格的產物之外,其餘的細節與一般的歐美動畫沒有甚麼兩樣。不過當初還不知道說2022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侵略烏克蘭,結果就造成了俄羅斯民眾被芬蘭等鄰國禁止入境與撤掉免簽證待遇、然後在把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視為敵人下被孤立,這一連串的抵制就連動畫也會被波及到。
雖然本人很想繼續提到更多有關這兩部歐美動畫的一些細節,然後還有部分劇情也是。但我現在卻因為諸多對於老舊長篇動畫的黑歷史與重大問題都沒有完全的有效解決,以及從2022年11月開始在KOMICA上看到的眾多異常現象(自從去年暑假的7月18日當天,在komica遭遇了第二次DDOS攻擊事件之後,就看到綜合版上許多一擊脫離的ID每天在固定時間頹廢的重複發文,然後我試著去阻止卻反被圍剿,然後還發現到很早就有惡意的島民勾結香港人來陷害我並冒用身分發文)所致,我現在滿腦子都是在想著這些,然後對於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就沒辦法講的那麼有結構且產生出自己的心得來。不過對於這兩部動畫未來的憂慮我會進一步提到,只要沒發生甚麼事情的話。
然後,在《阿奇幼幼園》的部分我當初也有看過第一集內容,雖然中間因為疫情以及komica那邊發生一場被兒童色情廣告給摧毀(應該說不是被直接摧毀,而是在2022年當時komica上面的管理員失職沒去電子信箱收信、不知道當時主機商對於兒色廣告的零容忍政策以及錯過限期14天備份資料的機會,所以就整個自毀了)的關係,所以雖然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當時剛推出的母片,可是我幾乎忘了第一集的內容是在演甚麼。雖然畫風是「採用極簡風格。物件均只有純色填充,沒有明顯的外輪廓或漸層」這樣,然後我看了後續的第二季或第三季內容幾次之後感覺不會跟兩津勘吉還是花媽那樣相當厭惡,而且美學不會有太大的疲勞現象,不過這對於郭含善(Hansen Kao)先生眼中,這技術能吸收與學習多少?
而《瑪莎與熊》的部分為俄羅斯的動畫公司ANIMACCORD在2009年所製作的,目前到第四季左右,然後台灣播映版本從第三季動畫開始改用國際英語版本播出,並將車站的標牌上面寫的「莫斯科—北京」的俄語字樣改成「莫斯科—阿拉斯加」的英語字樣。然後背景就是用迪士尼或皮克斯工作室的製作技術來製作俄羅斯平凡小鄉村與火車站,還有俄羅斯本土車廠製作的經典救護車車款,除卻穿越過去的當下棕熊家中的實驗器材為蘇聯時代風格的產物之外,其餘的細節與一般的歐美動畫沒有甚麼兩樣。不過當初還不知道說2022年2月俄羅斯總統普丁下令侵略烏克蘭,結果就造成了俄羅斯民眾被芬蘭等鄰國禁止入境與撤掉免簽證待遇、然後在把支持烏克蘭的國家視為敵人下被孤立,這一連串的抵制就連動畫也會被波及到。
雖然本人很想繼續提到更多有關這兩部歐美動畫的一些細節,然後還有部分劇情也是。但我現在卻因為諸多對於老舊長篇動畫的黑歷史與重大問題都沒有完全的有效解決,以及從2022年11月開始在KOMICA上看到的眾多異常現象(自從去年暑假的7月18日當天,在komica遭遇了第二次DDOS攻擊事件之後,就看到綜合版上許多一擊脫離的ID每天在固定時間頹廢的重複發文,然後我試著去阻止卻反被圍剿,然後還發現到很早就有惡意的島民勾結香港人來陷害我並冒用身分發文)所致,我現在滿腦子都是在想著這些,然後對於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就沒辦法講的那麼有結構且產生出自己的心得來。不過對於這兩部動畫未來的憂慮我會進一步提到,只要沒發生甚麼事情的話。
才過了十年時間而已,沒想到今天這時候的台灣公共電視已經忘了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的存在,雖然《阿奇幼幼園》還有在東森幼幼台播出過幾次,但是《瑪莎與熊》現在的存在感也逐漸被削弱著,未來難以預測會發生甚麼事
從2015年那一天開始,到今天為止已經過了十年時間,四周的景色以及制度、部分科技也變化了不少,而我們已經都三十出頭。但是比起過去曾經在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播出當時所看到的一些畫面相比,那些在二十年當中長期重複播出相同內容、養眼片段被刪減且仍不見天日、翻譯本土化產生出考證上難以對照的後遺症之老舊長篇動畫引發的一切問題比那兩部歐美動畫還要來的嚴重。也許有許多人會以為我寫到這裡簡直就是語無倫次了,但我有些想法在心底早已從疫情爆發之際就積壓到現在,可能會沒辦法一點一點的透露自己對於當今很少看到的稀有歐美動畫的想法,因為老三台播出那些老舊長篇動畫的問題中能解決的辦法被極端人士給壓制住、並強行抹除且不讓觀眾看到新的明天。
然後在這十年當中,於2015年當時屬於新世代歐美動畫的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的這些畫風與製作手法,台灣的那些動畫公司真的有想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破」的創新想法並來耐心學習嗎?我我想在這十年之間應該是沒有的,只要看到《魔法寶貝蛋》以及《我的泰山爸爸》就能知道是甚麼情況了。然後《阿奇幼幼園》也是英國BBC製作的幼兒向動畫,但為何在製作技術與劇本上到了台灣之後就整個變成人氣度一攤死水了呢?如果英國BBC也有對一些負責協助的動畫公司給予一些如同政府補助金的津貼的話,那為甚麼同樣說是製作幼兒向動畫的那些台灣原創動畫導演或製作公司拿了政府補助金之後,仍然還是爛泥扶不上牆作畫背景與劇本仍然寫得比過去還要更爛呢?
然後兩年前我為何會說「郭含善先生當初也沒學習到這部動畫的特殊製作技術」是因為魔法寶貝蛋的問題比阿奇幼幼園系列還要多。然後在那之前魔法寶貝蛋卻只有在2015年5月14日的彰化縣某公益頻道開播,而那又是阿奇幼幼園系列引進開播的前夕,直到2021年1月9日在台視綜合台開播前幾乎沒人知道。然後明明這兩部動畫都是用Flash技術製作的幼兒向動畫,結果魔法寶貝蛋的劇本家和動畫師卻反而搞砸了,播完主題歌之後的開頭畫面卻反而是「每次看到的都是完全一樣的畫面和台詞」這情形,就連完結篇已經快到了也都看不出完結篇的感覺與樣子,而且全故事結局的劇本也不三不四的變得非常爛,所以那時候的郭含善先生一定是在搶著申請政府補助吧?
大約在兩年前我聽說《螺絲家族萬事通》有出了兩部電影版動畫的消息,而且是過去俄羅斯與烏克蘭共同製作的電影版動畫。然後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至今還未聽過要製作電影版動畫的消息,主題曲的部分我很早就提過、而片尾曲的部分確定是官方所公佈泰雅族傳唱的數字歌,不過這樣也還是感覺說「少了甚麼」而且就跟過往台灣公共電視播出的《沙拉與乖乖鴨》那樣沒有電影版動畫推出的話就很不帶勁。由於未來幾天有好多不同系列的動畫作品都在暑假這時候全台首播,所以我為了節省時間才會將過往的部分發文複製貼上,但因為今天是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全台首播的第十周年,所以才會有相當大的變化,不過如果未來這兩部動畫中其中一個將要製作電影版的話,很期待是這首獨特的片尾曲專輯。
然後在這十年當中,於2015年當時屬於新世代歐美動畫的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的這些畫風與製作手法,台灣的那些動畫公司真的有想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破」的創新想法並來耐心學習嗎?我我想在這十年之間應該是沒有的,只要看到《魔法寶貝蛋》以及《我的泰山爸爸》就能知道是甚麼情況了。然後《阿奇幼幼園》也是英國BBC製作的幼兒向動畫,但為何在製作技術與劇本上到了台灣之後就整個變成人氣度一攤死水了呢?如果英國BBC也有對一些負責協助的動畫公司給予一些如同政府補助金的津貼的話,那為甚麼同樣說是製作幼兒向動畫的那些台灣原創動畫導演或製作公司拿了政府補助金之後,仍然還是爛泥扶不上牆作畫背景與劇本仍然寫得比過去還要更爛呢?
然後兩年前我為何會說「郭含善先生當初也沒學習到這部動畫的特殊製作技術」是因為魔法寶貝蛋的問題比阿奇幼幼園系列還要多。然後在那之前魔法寶貝蛋卻只有在2015年5月14日的彰化縣某公益頻道開播,而那又是阿奇幼幼園系列引進開播的前夕,直到2021年1月9日在台視綜合台開播前幾乎沒人知道。然後明明這兩部動畫都是用Flash技術製作的幼兒向動畫,結果魔法寶貝蛋的劇本家和動畫師卻反而搞砸了,播完主題歌之後的開頭畫面卻反而是「每次看到的都是完全一樣的畫面和台詞」這情形,就連完結篇已經快到了也都看不出完結篇的感覺與樣子,而且全故事結局的劇本也不三不四的變得非常爛,所以那時候的郭含善先生一定是在搶著申請政府補助吧?
大約在兩年前我聽說《螺絲家族萬事通》有出了兩部電影版動畫的消息,而且是過去俄羅斯與烏克蘭共同製作的電影版動畫。然後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至今還未聽過要製作電影版動畫的消息,主題曲的部分我很早就提過、而片尾曲的部分確定是官方所公佈泰雅族傳唱的數字歌,不過這樣也還是感覺說「少了甚麼」而且就跟過往台灣公共電視播出的《沙拉與乖乖鴨》那樣沒有電影版動畫推出的話就很不帶勁。由於未來幾天有好多不同系列的動畫作品都在暑假這時候全台首播,所以我為了節省時間才會將過往的部分發文複製貼上,但因為今天是瑪莎與熊以及阿奇幼幼園全台首播的第十周年,所以才會有相當大的變化,不過如果未來這兩部動畫中其中一個將要製作電影版的話,很期待是這首獨特的片尾曲專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